中國道教-道藏輯要

2010080610:00
繼明《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之後收書最多的道 教叢書。
纂輯者有二說:
(一)清末賀龍驤校理《重刊道藏輯要》謂此書系清康熙 (1662~1722)間彭定求撰輯;
(二)《道藏精華錄》稱此書系蔣元廷編纂於清嘉慶 (1796~1820)年間(經考查,以此說為是)。
後書板被焚,書亦留存甚少。 光緒十八年(1892),四川成都二仙庵住持閻永和首倡重刊,至光緒三十二年刊成 《重刊道藏輯要》,板存成都二仙庵。近年巴蜀書社用二仙庵板重印發行。

《道藏輯要》系方冊本,共二百一十八冊,按二十八宿字號分集輯錄道書二百九十 七種,其中輯自明正、續《道藏》者二百零四種,新增九十三種。《重刊道藏輯要》雖 稱「悉照原本式樣」刊刻,但在原刊本基礎上又增刻二十餘種(有「增刻」、「續刻」 字樣),除去幾種目錄,實增刊十七種。新、舊相加,共三百一十四種,集成二百四十 四冊(或作三十二套二百四十五冊)。現見兩種印本,收書稍有出入。

《道藏輯要》所收道藏已有之書,不盡按原貌轉錄,或不分卷,或刪略甚多。例如 《雲笈七菉》不分類,且刪去數十卷之多。它認為道書「但貴發明妙蘊,不在多著文詞」, 而不收錄《太平經》《無上秘要》《道法會元》《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等大部道書。所 輯是否道藏之要或已盡道藏之要,自當別論。《道藏輯要》的主要價值在於增收了正、 續道藏以外之百餘種道書(包括重刊本續入的部分),其中絕大部分是明清時代新出的 著作,為研究明清道教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道藏輯要》的選書標準反映了清代道教信仰的特徵。 《凡例》首稱:「道有宗派,宜分主賓。此編於三清至尊、先天至聖而後,即按道 派源流將南北宗祖所傳諸經丹訣挨次列入。」又認為「內丹可以超凡入聖,外功只可卻 病延年」,故內丹書收載尤多;而外丹爐火則「嚴為擯斥」;「一切符菉專本」,亦 「概不列入」。同時,它還反映了當時盛行的呂祖崇拜和乩仙信仰。其云:「古今聖真, 未可數計,妙道真傳,群推孚佑帝師。非特開南北宗派,傳經演典,至大至精,即片語 只詞,亦必關合道妙,玄微難名。且敕普度,化被四洲。此中所載,不及千萬之一。僅 就舊傳真本,敬謹列入,以惠學者。」故全書收入不少托名孚佑上帝(呂洞賓)的乩降 之作,如《太上玄元道德經解》《先天斗帝敕演無上玄功靈妙真經疏解》《九皇新經注 解》《玄宗正旨》《玉樞寶經》《十六品經》《金華宗旨》《同參經》《五經合編》 (包括《呂帝心經》《先天一氣度人妙經》《延生證聖真經》《金玉寶經》《醒心真經》) 《呂帝文集》《呂帝詩集》等等。又有文昌帝君降筆之作,如《文帝孝經》《文帝救劫 經》等;歷代仙真(張陵、葛洪、許遜、陳摶等)降筆的乩仙著作,如《玉詮》等。 提倡三教歸一,也是《道藏輯要》的一大特點,除收入明標三教合一之旨的伍守陽 《仙佛合宗語錄》等書外,又增收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通書》等,還收入諸葛亮、 關羽的傳記、文集,以及文昌帝君的經書等等。

此外,《道藏輯要》(包括重利本),又收入一些新出的懺法和清規戒律書,如 《懺法大觀》《三寶萬靈法懺》《太上靈寶朝天謝罪法懺》《道門功課》《十戒功過格》 《警世功過格》等。

以上內容特徵,使《道藏輯要》一書成為正、續道藏的重要補充資料,堪稱「續續 道藏」。有此一書,可使人略窺道藏之精要,並得覽其後所出之大批道書。這對研究明 清道教信仰、南北宗派、內丹秘法、功課戒律、乩壇活動,以及宮觀焚修實況、三教合 流思潮等,尤具重要價值。

資料來源:吉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