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熱(Psittacosis)(請各鳥場及鳥友注意)

2011022410:00

什麼是鸚鵡熱?
鸚鵡熱(Psittacosis;Parrot fever)又稱鳥病(Ornithosis),是由鸚鵡熱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所引起的一種細菌性人畜共通傳染病;可能在家庭、寵物店、鳥類飼養者、鳥類展示會及鴿舍中爆發。

鸚鵡熱的流行概況為何?
1879年首先由Ritter於瑞士報告,稱為肺傷寒(pneumotyphus);1892年Morange發現人的病例與發病鸚鵡有關,因此稱此病為鸚鵡熱。之後在英國、歐洲、美國及中南美洲等地區相繼有病例發生,香港也曾傳出病例。

鸚鵡熱有什麼症狀?
人類感染到鸚鵡熱披衣菌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並會有頭痛、發燒、出疹、寒顫、肌痛、肝脾腫大、心律徐緩等症狀,偶而併發腦炎、心肌炎及血栓性靜脈炎,有時還會伴隨乾咳、胸痛與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引起肺炎。

鸚鵡熱的潛伏期有多長?死亡率有多高?
人的潛伏期為5至10天或更長,病例可能是散發性或爆發性。若不治療,致死率約20%。

鸚鵡熱的傳播途徑?
鸚鵡熱披衣菌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鳥類、哺乳動物、爬蟲類和兩棲類之中,除了人以外,此菌還可以感染綿羊、牛和山羊,引起全身性的疾病。病原菌存在於血液、組織、糞便及羽毛上。
人的病例主要是因為人類吸入受污染的飛沫或塵土而感染,如吸入已感染致病菌之鳥類乾燥排泄物及羽毛等粉塵;而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則很少發生。

誰是鸚鵡熱的高危險群?
成年人較常見,職業以獸醫、動物園管理員、寵物店工作人員、家禽處理工廠人員較容易得到此病。寵物飼養者也屬於高危險群。

鸚鵡熱要怎麼治療?
持續使用四環素類(Tetracycline)抗生素10至14天,至體溫恢復正常為止;紅黴素(erythromycin)則使用在無法使用四環素類藥物之族群,如孕婦或9歲以下兒童。

鸚鵡熱的防治方法?
 1. 將新買來的鳥帶去獸醫院,做相關疾病之篩檢(如:披衣菌篩檢測試),且之後需定期檢驗鳥兒身體狀況。
 2. 不買來路不明的鳥類。
 3. 將新買來的鳥單獨飼養至少六個星期。
 4. 鳥類應飼養於限制空間,不接觸任何可能被污染之器具或地方。
 5. 隨時注意飼養環境,避免粉塵及羽毛到處飛揚。
 6. 身體狀況不佳或免疫力較差者,儘量少接觸鳥類。
 7. 高危險群在接觸禽鳥時,應多加注意並做好防護措施(如:配戴口罩及手套)。
 8. 生物安全等級
  (1)Level 2:
   a. 受感染鳥類的屍體檢驗及已知或可能含有病原菌的組織或培養物之診斷過程。
   b. 處理自然受感染或實驗室中感染的籠鳥時。
  (2)Level 3:
   a. 進行可能產生氣溶膠(aerosol)或液滴(droplet)的行為、研究時。
   b. 處理大量或濃縮的感染性物質時。

今年首例已在中部發生詳情請參閱以下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3/4/2mv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