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的識別與由來

2010072410:00

香的由來

人類對香的喜好,乃有如蝶之戀花,木之向陽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不過人們開始用香的確切時間已難於考證。
據傳:佛祖釋迦牟尼講道時,天氣悶熱,信徒在微風輕輕拂臉龐的季節裡,難擋瞌睡蟲之侵擾,加上臭汗淋漓,體臭難聞,實有失禮之責,有位信徒突發奇想,找來一些有香味的木材,切成小條狀,置於容器內焚燒,藉香味提振精神,更去除汗臭、體臭,於是乎,「焚香」之雛形就此產生。

人們開始用香的確切時間雖難以考證。
但從現在的史料來看,中國用香的歷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
漢代時,香爐得到普遍使用,上層社會流行熏香、熏衣,也出現了調和多種香料的技術,香文化開始略具雛形。
魏晉南北朝時,文人階層開始較多使用熏香。
唐代時,香在諸多方面獲得了長足發展。
宋代時,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都進入了一個高峰時期,香文化也從皇宮內院、文人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普通百姓,不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個部份。
在居室廳堂裡有熏香,在各式宴會慶典場和上,也要焚香助興,達到了鼎盛時期;其後,在元明清時期,得到了保持與穩步的發展。
對宋元明清的文人來說,香已成為生活中的一個不可少的部份,從蘇軾出神入化的詠歎,到「紅樓夢」豐富細緻的描述,這一時期文藝作品對香的描寫可謂俯仰皆是。
因此,是故中國香文化的發展可概括為:肇始于春秋,成長於漢,完備于唐,鼎盛于宋。

香品可分為檀香及沉香兩種,檀香素有“香料之王”、“綠色黃金”的美譽,它取自檀香科喬木榱香樹的木質心材,愈近樹心與根部的材質愈好。
常製成木粉、木條、木塊等或提煉成檀香精油。
檀香用於製香歷來奉為珍品,也是古代重要供品之一,也具有避邪、醒腦、殺菌、除臭、防蟲等功效(見本草綱目);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難得,自古以來即被列為眾之首。
與檀香不同,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
而這類香樹的木村本身並無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質較為鬆軟;一般來說,沉香的密度越大,說明凝聚的樹脂越多,其品質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將沉香分為不同的級別:入水則沉者,名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為“棧香”稍稍入水而漂於水面的名為“黃熟香”。
沉香種類多樣而珍貴,是供佛修持的最佳聖品,“本草綱目”記載沉香木具有強烈的抗菌效能、香氣入脾、清神理氣、補五臟、止咳化痰、暖胃溫脾、通氣定痛、能入藥,是上等藥材極品。

檀香主產於印度東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中國南部、澳洲、斐濟等濕熱地區。
印度出產的檀香品質優良,俗稱“老山檀”或古稱“白檀”,而澳洲、印尼等地所產檀香,稱為“新山檀”或“雪梨檀”。
沉香的主要產地是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寮國、中國的海南島等地。而印度,緬甸等地也曾多產沉香,但由於大量採伐,且沉香又須自然生長而形成,故現已很少出產。

【香的妙用】

香能清心、靜氣、養性。燃香一柱。
在煙靄繚繞中將燃香的意義昇華至生命的極點,心香一瓣,邀滿十方,一諸佛悉遙聞,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願一切眾生,藉有相之香,入無相心香,返聞自性身香,離一切雜念而符解脫,才是香的極致妙用。 現代的行者,何不妨,品一品您自性中那份心香!

【教你識別】

檀 香 樹
一般辨別好香,可從下列方法判斷:

1、材質:
需以天然香材研磨製成,不含任何化學香料,原料使用純度愈高者,對身心健康有益者為佳;

2、外觀:
香表面勻稱,不染色,不掉粉,不粘粉,腳細直者;

3、味道:
點燃後,香味清雅耐聞,但不是香郁,是一種很舒爽的感覺,能斷除煩惱凝定心神 。若以其氣味特性細分,則好香應具有甘、甜、醇、馨(滲透性),若未點燃即呈現野艷香味,可能是滲入化學香料,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吉沁-製香